“当然,百姓也不是傻子。
其实百姓最聪明了。
很多百姓在高谈阔论时,可能会说什么民族至上,比如骂那名工匠时,就会不遗余力。
但真正让他们掏钱时,他们还是拎得清的。
如果市面上出现的布帛,我们大明的只卖一钱银子,而易卜拉欣的要三钱。
绝大部分奥斯曼百姓,一定会购买大明的布帛。
不管他们内心有多么强的民族自豪感,此时他们的身体都是诚实的。”
“对哦,那易卜拉欣怎么办”
“很简单,提高大明货物的关税。”
“奥斯曼怕不是要激怒我们大明擅自提高关税,我们不能答应吧”
陈珂见郑克均每次与欧洲列强签订贸易协议,都会附带关税条款,就知道这个玩意很重要。
奥斯曼擅自提高关税,无异于对大明挑衅。
“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很封闭的国家。
你知道欧洲列国,当初为什么要远洋出海,探索新大陆吗
其实出海是一件很危险的事,如果欧洲列国不是被逼急了,活不下去了,他们是不会进入大洋的。
正是因为奥斯曼帝国对远东和欧洲的贸易,征收重税,严重阻碍了亚欧贸易通道,所以欧洲列国才不得不选择出海。
奥斯曼帝国征收重税的举动,其实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。
因为沉重的关税,导致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急剧减少,也导致奥斯曼的财政极度下滑。
但奥斯曼人反省了吗没有。
奥斯曼的统治者认为,没有了那些商人更好。他们的统治成本更低,统治更稳固。
他们才不会在乎,少了无数的商人,奥斯曼百姓就少了很多收入,昔日繁华的城市,日趋落寞。
一个古老的帝国,思想往往是两极分化的。
百姓想的是民族骄傲,民族自豪。
而统治者想的,绝对是维护皇权。
只要威胁皇权,什么事都如临大敌。
只要不威胁皇权,什么都不重要。
贸易不重要,过往商人不重要,百姓的收入不重要,城市是否繁华不重要。
反正这不会损害帝国统治者半点利益。”
“奥斯曼的帝国统治者也太无耻了。”陈珂气愤地道。
“所以,奥斯曼帝国才不会在乎,提高关税,会得罪我们大明呢。他们巴不得我们大明什么都不卖过去。
他们就发展小农经济,自给自足。
务农的百姓还更老实,更好管理。
商人带来的繁华都市,可是蕴藏了很多不稳定因素,这是统治者十分忌惮的。”
“我终于明白,我们大明当初为什么闭关锁国了。”
直到此时,陈珂才理解了明朝中后期的国策。当年为什么要毁掉郑和下西洋的资料,为什么要毁掉制造海船的图册。
作为出生在台湾的陈珂,这是陈珂从小到大的疑团。明明开海可以为国家和百姓带来那么多利益,比如明郑,就因为台湾开放贸易,赚了很多钱。
明朝皇帝为何要禁海
直到今日,陈珂才恍然大悟。
原来统治者和百姓,很多时候利益并不一致。
百姓想要生活更好,而统治者想要的是稳定的权力。
开海,不但让沿海的管理难度加大,而且容易造成百姓思想浮躁,商人可远远比农民难管理得多。
对一个已经统治全国的帝国来说,开海对统治者没有任何好处,所以,他们闭着眼睛都会选择禁海。
“而且就算奥斯曼帝国顾忌大明的感受,不提高关税,他们也有一万个办法,让大明产品以高昂的价格,送到奥斯曼百姓手上。
例如对贩卖大明产品的商家找茬,只要有借口,就罚款或者关店。
对大明产品的运输,提高运费。
抽出个例放大宣传,比如我们大明的一台蒸汽机出了故障,易卜拉欣便可以派人到处宣传,大明蒸汽机有问题。
此时他丝毫不用在乎,他涂了涂料的那些蒸汽机,因为擅自改动和缺乏专业工匠维护,故障率可能更高。
他只需要反复宣传出事的大明蒸汽机,就可以对奥斯曼民众达到洗脑的作用。让奥斯曼民众一提起大明蒸汽机,就想到那台出事的大明蒸汽机。
从而留下大明蒸汽机随时会出问题的印象。
刚才说了,民众只愿意相信他们愿意听到的。
大明蒸汽机差,奥斯曼自己的蒸汽机好。
这就是他们最想听到的。
此时,谁敢再说大明蒸汽机好,易卜拉欣的蒸汽机也有问题下场和那位说真话的工匠一样。”
“这实在太无耻了。”
陈珂很生气,可是却发现,如果易卜拉欣真这样干,奥斯曼百姓没有任何办法。
尤其是那些知道真相的奥斯曼有识之士,只能眼巴巴瞪着,对易卜拉欣无可奈何。
“同理,手表,望远镜,水杨酸粉剂等等产品,都是一样。
你们想想,易卜拉欣要是把水杨酸粉剂,加入一些毫无意义但产自奥斯曼本土的成分,包装成奥斯曼古老的神药,说这是土耳其老祖宗留下的秘方。
哪个奥斯曼百姓敢质疑